近年来,随着中美之战的不断升级,芯片断供。从芯片到软件,从材料到半导体设备,人担忧中国科技企业的发展。而机床作为制造业的工业母机,是加工制造所有工业设备的基本设备,在这样的形势下,让人不得不对其感到担忧。
众所周知,中国机床一直处于大而不强,市场上高端失守、低端混战,技术上精度不高可靠性不强,国产机床在技术上的弊病沉疴已久。在如今全球化风向大变的时代环境中,不得不让人深思:中国机床路在何方?
随着工业4.0战略及智能制造理念的不断深化,机床正向个性化定制及全面解决方案发展。而加工各种精密复杂零部件的高档数控机床,已经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战略高地。机床行业高端市场一直被日、德、美三国。
在“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后,中国机床行业也定下了迈步“高精尖”的目标。在向目标前进的过程中,机床企业还需要解决人才难题、创新难题、转型升级难题、生态难题以及面对美国挑起的贸易战,中国机床要实现弯道超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机床行业的技术差距和短板已经成为中国摘掉大而不强的关键要素,中国制造业要实现大而强目标,就必须实现工业母机的强大和崛起。
要探究中国机床未来的出路,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中国机床的历史,了解全球机床在如何变化,以期从国外顶尖机床厂商成功的经验中摸索出一条具有可行性的道路。
中国机床的浮沉录
中国机床的历史,跟中国的工业体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国的机床制造业奠基于新中国初期,一五期间的156工程项目和向西部地区挺进的大三线建设,基本确立了中国工业体系的框架。“一五”期间,在国家工业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建立了18家国有机床厂,号称“十八罗汉”,可谓是机床业的一批机床骨干企业,曾经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体系,由于先前基础薄弱,起步晚,直到20世纪末,机床工业的产值数控化率仅为20%左右。
2001-2011年可谓是中国机床行业的高速增长期,这十年受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拉动,机床行业在这十年间产值增长了十倍,利润增长22倍,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4.8%和33.2%。在加入WTO后,全球化市场的开放和需求激增,为中国机床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让中国机床业狂奔了十年。2003年中国成为机床第一消费大国,机床消费量占全球的1/3,2009年中国成为第一制造大国,机床的产出量占全球的1/4。
2008年,在世界机床企业产值排名中,前三名分别是德国通快(25.3亿美元)、日本崎马扎克(21.6亿美元)、德国吉德曼(21.4亿美元)。在TOP10中,紧随其后的是日本大隈、日本天田、美国MAG、日本森精机、中国沈阳机床、日本捷太格特、中国大连机床。在TOP中,中国企业有两家上榜,德国企业两家,日本企业五家,美国企业一家。
十年后,在赛迪顾问公布的2019年全球机床企业排名TOP10中,已经没有中国机床企业的身影。
在赛迪顾问公布的2019全球TOP数控机床企业排名中,无一中国企业上榜。前十被日本、德国、美国三国包圆。其中日本和德国分别占四家,美国两家。
日本山崎马扎克以52.8亿美元排名第一,德国通快公司以42.4亿美元排名第二,德日合资公司德玛吉森精机以28.2亿美元排名第三,其后分别是美国MAG、天田、大隈、牧野、格劳博、哈斯和埃玛克。
而2008年国际十强的两家中国机床企业——沈阳机床和大连机床已经出局。沈阳机床年营收如今不足8亿美元,陷入巨额亏损;另一家十强企业大连机床则在2017年底破产,债权总额高达224.22亿人民币。
在计划经济体系下建立的中国机床产业,在全球化的激烈和深层次的市场中,最终陷入了整体衰败的境地,当年中国机床行业的18罗汉,最后仅幸存一家济南第二机床厂,其他要么被并入大工业集团,要么被民企并购或者倒闭。
中国机床行业的四大支柱企业——沈阳机床、大连机床、秦川机床、昆明机床,沈阳机床陷入巨亏、大连机床破产、昆明机床退市,只有秦川机床还支撑着,但离全球机床TOP 10的距离相关甚远。
中国机床企业面临的难题
在全球市场中,机床市场长期被日、德、美三国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中国机床企业在市场上呈现高端失守、中端争夺、低端混战的局面。
在机床高端市场中,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轿车发动机和变速箱,以及核能、微型机械等高精尖加工领域。技术门槛高,对设备的可靠性、超精密性加工等性能要求甚高,我国由于起步晚,技术力量薄弱,在高端机床市场方面,国内的高档数控机床市场长期被欧日企业垄断,高端技术严重依赖进口,进口依赖度高达90%以上。比如德国格劳博(GROB)一家就占领了中国轿车发动机缸体/缸盖加工70%以上份额。济南二机床厂是吊唯一的例外,由于其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和投入,已占领国内轿车整车冲压线市场的80%,曾以其产品的优越性能击败德国舒勒,赢得北美主流汽车企业的批量订单,进入世界成套自动化锻压设备制造商的第一方阵。但是这只是一个个例,无法改变中国机床行业的整体格局,我国高端数控系统仍然受制于人,外商对高端产品不仅垄断,而且限制对华出口。
机床市场的中端市场是中外机床企业竞相角逐的竞技场,在这一市场领域,我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中国台湾和韩国的机床企业。
而在低端市场,由于技术门槛低,导致国内很多企业争相进入,随之而来的就是同质化问题严重,大量产品过剩。
中国机床路在何方?
2001年到2012年期间,在中国入世的十二年中,正是中国机床行业突飞猛进的岁月,而在金融危机的时候,中国一举跃升到全球第一机床生产国,一直保持到现在,在全球经济衰退期,2019年中国机床产量仍然有194亿美元,在全球份额中达到23%。
然而,尽管中国机床市场规模庞大,但是高档数控机床的国产化率甚至不到10%,面对如此一种事实,中国机床企业唯有脚踏实地地专注于高端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切勿急功近利,方可在全球排名中看到一线曝光。
机床行业相比其他行业,有其独特性,机床是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的工作母机,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志。但是其对GDP的贡献值很少,机床行业是需要倾注耐心和时间的行业,只有潜心沉淀方可迎来一鸣惊人的时刻,而这个时间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周期。
机床行业面向的是专业市场,越是高端市场,客户的专业程度超高,市场细分也就越明显,客户需求也更加具有独特性,大型加工企业往往要求机床厂商配合其工艺流程设计加工单元或柔性自动化生产线,这对机床企业的要求也就更高,机床企业在细分领域的耕耘可能会让企业在市场中分得一块蛋糕。
中国的机床企业未来取决于企业的参与程度。中国制造业近几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发展,并没有给国产机床留下多少试错的机会。
在未来,如果政府能够给予中国机床企业更多的参与机会,针对具有巨大用户基础的数控机床的主要下游产业,让中国机床与这些用户基础良好的产业有更多互动和关联,对中国机床产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文章转载:工控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MOTEC(中国)依托超过十几年的运动控制设计和研发领域的专业经验,为全国企业提供优良的解决方案。主要经营有伺服电机,直流伺服、交流伺服、步进伺服、闸机伺服、一体化步进驱动系统、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步进电机、空心杯电机,机床数控系统、cnc数控系统、行星减速机、减速电机、伺服电动缸、精密定位平台、伺服驱动轮、全向轮、直角坐标机器人、精密旋转台、仓储物流机器人、agv机器人、冷链物流温度监控等产品。
如果您想购买我们的产品请联系我们的销售人员。
也可以登陆我们的motec&sevobo商城(mall.motec365.com)咨询购买。